十大现金买球公司(亚洲)有限公司

旧版回顾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本科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教学->本科教学->正文

    以云端教学为契机,助推一流课程建设

    时间:2020年03月23日    来源:    作者:    阅读:


    十大现金买球公司  郭颖梅

     

    疫情防控期,各界共克时艰。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号召,公司自上而下有序组织、培训、实施线上教学,开启云端授课,已历两周,掩卷“复盘”,分享心法。

    心法一:教学平台的选择要兼顾课程建设的长效性和完备性

     

    1    智慧树平台创建的翻转课程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线上教学伊始,学院社群、教学发展社群陆续推介各类教学平台和智慧教学工具的使用说明。学院教师在领导班子的激励鼓舞下,积极主动学习,热烈分享讨论。面对多元化选择,综合考量网速流量、课程建设等因素,我选择的“智慧树+QQ家校师生群+中国慕课”作为云端授课平台,如图1-3示。(温馨提示:课程QQ群在设置时,选择家校师生群更适合)

     

     

     

    导学功能的中国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学习资源

     
     

     



     

    创建的QQ家校师生群(以组织行为学课程为例)

     
     

     


    第一周的教学实战演练,体验到智慧树的课前导学、见面课(签到、语音直播、话题讨论、投票、随机点名等)、课后任务驱动和学情统计等功能齐备,但师生不能双向连麦制约课堂互动氛围是短板;第二周教学正值智慧树改版,如图4-5所示,见面课实现师生双向连麦,授课互动界面友好,PPT画质和音效优良,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决定作为课程建设的长效平台使用。

     

     

    智慧树见面课直播课教师端界面示例

     

    QQ图片20200315094355



     

    智慧树见面课学生手机端显示的部分功能示意图

     
     

     


    课程结束后,学生的出勤情况、话题讨论参与、作业评阅与分析、测试成绩统计、课程报告等学情信息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轨迹,及时获知学习进展并调整教学策略,如图6-8所示。



     

    6    作业完成情况实时统计

     
     

     


     

    备注:未按时完成测试成绩计0

     



     

    管理学第一章单元测试成绩分布结构图

     
     

     


     

    智慧树平台教师评阅学生作业及反馈样例

     

     

    值得一提的是回顾2019年岁末申报线下一流课程任务的始终,我们在最后环节获悉通知,距离网上申报截止期只有三天时间。尽管我曾经因为备战云南省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和全国生态文明信息化教学成果奖,课程建设略有基础,但在极短的时间内提交各类申报材料,面临着手忙脚乱的仓促、口说无凭的尴尬,具有良好效度和信度的完备教学数据佐证缺乏等一系列困难,成为我们申报线下一流课程的痛点,遗憾满满。疫情期开展线上教学阶段,认真研习各类教学平台和智慧教学工具,我深刻意识到在以往的线下教学实践中,线上教学的辅助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和有效运用,成为线下金课建设的短板。

    结合教学实践和一流课程建设需要,我的体会是:各类教学平台和智慧教学工具都尺有所长,频繁转战不利于建立全程化和完备性的教学数据库。精心选择适宜的平台和工具,教学全程坚持运用,便于收集完备性的教学数据库,长效推进课程建设。

     

         心法二:高效的教学设计与组织是提高线上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学平台和工具的选择,究其本质,终是手段。线上教学质量的保障来自于教学设计与组织,我选择的是“中国慕课导学+智慧树翻转课程+QQ家校师生群”的教学模式开启云端授课,实施课前、课中、课后的全程化管控。

    (一)课前导学资源准备

    1.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智慧树发布学习任务,提出学习中国慕课《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国家精品课程的预习要求(包括课程名称、授课高校、链接网址以及任务完成时间、提交方式等信息),再通过云农考勤或QQ家校群发布公告。

    2.  准备学习资源。我提前准备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如图9所示,包括录播视频(备用避免网络卡顿)、课件PPT、案例讨论材料、课堂小测试、拓展阅读学术论文等,根据教学用途选择发布内容、形式及时间。



     

    9   管理学翻转课程学习资源示例

     
     


    (二)课中高效组织线上直播教学

    1. 精选课程内容,重新制作课件。本学期我承担了“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两门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学,虽然专业知识与理论早已捻熟于心,但由于按要求选用马工程重点教材,教材的体例与内容都是全新改版。我面临的首要挑战是重新设计教学架构和制作课件,补充大量时效性强的案例与素材,这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时间精力于教学工作。

    第一周导论部分的授课被拆分为5-6个教学节点,每个教学节点的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备选的录播视频也分解准备。每个教学节点由要点精讲、案例链接、视频嵌入、时政评论、话题讨论等结构组成,内容丰富,信息容量大。学生可以实时参与讨论与分享。由于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都是经济管理类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课程,遵循“授知识、育能力、塑道德”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我国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实施的治理模式等时事展开讨论和启发,专业教育融合思政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制度自信,如图10所示。

     

    10   管理学课程结合时事课程思政示例

     

     

    2. 多手段提高参与性。我通过智慧树见面课在线语音直播,学生限时手势签到,PPT同步分享;师生双向连麦互动,抛出讨论话题,学生可以语音回答或文字留言,可参与可围观可点赞。为强化线上学生的投入与参与,还运用了抢答、投票、随机点名等方式,既能够实时监测学生在线学习状态,又能根据回答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盲点,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例如在管理学导论授课环节,设置话题讨论和投票功能,如图11所示,发现学生并未真正理解“有效管理者和成功管理者”两个概念的边界效应,于是补充举例说明,帮助学生厘清易混概念。



     

    11  管理学见面课话题讨论示例

     
     

     




     

    12  组织行为学课程见面课师生双向连麦讨论话题示例

     
     

     


    线上翻转教学综合运用了“问题导向”+“情景模拟”+“任务清单”手段,有效提高学生的获得感。以我讲授的组织行为学课程为例,第二周的教学主题是“个体心理与行为部分的知觉管理”,直播中我讲授了知觉误差效应的要点后,和同学们分享自己在企事业单位承担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实务;激励同学们连麦

     

    13   组织行为学课程引入企业家视角

     
    分享面试经历与体验,教师予以点评并补充面试技巧,如图12所示;结合企业家视角,也间接引导学生改变认知,主动提高终身职业能力,如图13所示。

     

    (三)课后任务清单,拓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成果导向型(OBE)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国内外教育界的普遍认同,从学生“学习了什么”转而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能够干什么” ,强调知识的内化与应用。线上教学需要加强对教学全程性的监管与干预,以我的授课实践为例,课后任务分为必学和选学两个模块,案例分析、主观问答、知识点练习、单元测试、预习作业属于必学模块,学生按时提交完成,教师还可辅助通过智慧树作业催交功能和 QQ 课程群提醒;选学模块包括推荐视频、拓展经典书籍阅读、主题学术论文阅读、延展知识 PPT 自学等,如图14所示。

     

    14   第一章管理学导论课后拓展任务示例

     

    从教25年,心中始终铭记师者——教书育人与立德树人的本分与责任。师生前期交流中,我观察到本学期所授课班级的少部分学生在运用互联网社交媒体存在误区的现象,倍感忧虑。第二次组织行为学课后,结合教学主题我发布了补充材料《面试时如何应对不同风格的考官》PPT、学术论文《网络论坛情景中人际知觉准确性及影响因素》等8份学习资源(参见图15),希望有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社交媒体,塑造积极健康的人际知觉形象,助力职业规划。

     

    15   组织行为学课程课外学习资源示例

     

     

    针对线上教学见面课时间受限,学生的干扰源多、注意力容易分散、约束性弱的特点,以任务清单为主线,形成OBE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忙起来。激励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拓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一言蔽之,云端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重塑与创新,但我的体会是:不要让工具凌驾了内容,全程化的教学设计与科学组织是线上教学质量的保障,要始终围绕OBE成果导向型的教学模式推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心法三:坚持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长期主义

    非常时期高校开启云端授课是迫选项,亦是探索与创新。经过两周实战演练,教师们逐渐从线上教学的“小白”到得心应手。令人担忧的是当下热火朝天的教学改革或许因为疫情结束,半途而废、回归保守。特别希望: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手改革,以长期主义的姿态助力公司的金课建设。

    路漫漫,任重道远,愿我们同向、同行、同心!